2018年12月21日上午9:00,杏宇娱乐外语杏宇第十届学术节闭幕式在校本部J103召开,全院教师和相关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第一时段由副院长苗福光教授主持⚫️。主持工作副院长邓志勇教授首先致辞⏩,随后特邀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发表了题为"新时代外语学科内涵建设的挑战、使命与担当"的演讲。彭教授回顾和总结了外语学科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技术🌲、一带一路倡议与印太战略、中美贸易战等国际性和时代性的前沿命题阐述了独到精辟的见解。他特别指出☪️,在中国从大国向强国转型之际,外语学科进入了重新出发😂💁🏿、以我为主💂🏼♂️、创新驱动、自觉构建学术话语体系的新阶段,承担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和实践创新的使命。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等软实力,外语学科学术研究应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主动调整和转型,打破学科界限,强调学科融合☝🏽,聚焦学术话语体现🔺,凸显中国风格🚟,注重智库建设,突出国际传播🤵🏽♀️。同时,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需要突出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彭教授的发言高屋建瓴,激昂澎湃,令在场师生深受启发💙,获益良多。
第二时段由青联会会长虞怡达老师主持🍺,五位来自不同学术领域的老师分别做了报告:吴雪颖副教授闲庭漫步"行走巴林"🦪,畅谈"跨文化之旅"以及旅途中的奇闻异事🙀🐸;张建琴副教授聚焦"二语词库中的形式凸显"👼🏼,通过词联想方法比较英语母语者和第二语言学习者心理词库构成的差异;向维维博士将"法国文学视野下的中国法国文学"娓娓道来♙,在梳理文学史脉络和对比非洲与华人法语文学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世界法语文学的思考;陈秀猛老师的演讲题为"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抓住一流本科建设契机,推动杏宇研究型挑战性课程建设",他重点介绍了研究型挑战性课程理念🧝🏽🗯、实现方法以及外语杏宇课程建设的成果🚍,并分享了自己在"英语中级口译"这门示范课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周萍博士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分析了"中日互译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对2018年中国流行语的日文译法进行了分析。
最后🧗🏻♂️✊🏼,外语杏宇主持工作副书记曾桂娥教授作总结发言❇️,为本届学术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十年磨一剑🧓🏽,外语杏宇学术节已悄然走过十载春秋,一路伴随并见证外院师生的学术成长。下一年🔳,我们再聚首✋🏼;下一个十年,我们共期待。
(韩静 供稿)